留屋又留人 灣仔藍屋新舊居民已入伙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9/24 16:09

最後更新: 2017/09/24 16:12

分享:

分享:

藍屋已經復修完成。(圖片來源:發展局局長網誌)

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發表網誌,指灣仔藍屋修建完成,成為全港首個以「留屋留人」方式來活化的歷史建築。

他指,藍屋以磚木結構為主,為現時香港僅存有陽台的唐樓。工程和技術團隊在復修過程中花了不少精神、心思和時間,包括保留住經典的木樓板、木樓梯、木窗框、木門、地磚等,陽台的鐵鑄欄河亦維持20年代的幾何圖案裝飾,盡量確保建築群外貌及單位內部「原汁原味」保留下來。

現時藍屋建築群共有32個單位(包括地舖),除了原有8個租戶遷回外,營運團體聖雅各福群會推出「好鄰居計劃」引入新租戶住客,將12個單位公開招租,其中7個較大的單位在藍屋,由572呎至847呎不等。

黃偉綸指,早前探望過80多歲的舊住戶「四妹」婆婆,對方指環境、設施改善了不少,例如屋內設有獨立洗手間和廚房,出入也有升降機等,而困擾她們家人多年的木蝨問題,亦隨藍屋復修完成後得以解決。

發展局局長黃偉綸(右)曾探訪準新人敏儀(中)及Pako(左),二人會於藍屋內展開新生活。(圖片來源:發展局局長網誌)

他亦探訪了一對準備結婚的年輕人:敏儀及Pako,敏儀本身居於灣仔區,入住藍屋一個月後的她指,已經習慣新的生活環境,期望與Pako在藍屋展開新生活,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推廣睦鄰互助的精神。

他又指,藍屋內設有不少公共空間,如園地、建築群間連接橋等,不同團體不時會在內園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,例如街坊共餐聚會、親子活動、環保日、放映會、墟市等,鼓勵居民投入社區生活,並期望好鄰居自發組織街坊活動,共同活化社區。中秋佳節將至,我知道藍屋建築群將會舉辦中秋晚會,新舊街坊聚首一堂,相信屆時必定非常熱鬧。

黃偉綸局長(左三)稱,感謝聖雅各福群會、社區文化關注、香港文化遺產基金會、藍屋居民權益小組積極參與藍屋建築群活化計劃。(圖片來源:發展局局長網誌)

古物諮詢委員會在2000年將藍屋列為一級歷史建築,並於2010年將黃屋列為三級歷史建築。